刘齐氏虽说在府城的小庄子有些收益,可那也是杯水车薪,老宅与那小庄子各建了两处院子,把她的棺材本都掏出来了,而她大儿子、二儿子手头又紧,加上不是添丁就是有孙子入学启蒙,这银子更加像流水一样,只见哗啦啦地流了出去。

    这次过年,若非刘三贵送了不少腊鱼腊肉并新鲜鸡、鸭、猪肉,她这手头紧巴巴的,一大家子十多张嘴,全都守着她一个人,刘齐氏心里很烦,总有种自己的老骨头会被啃掉的感觉。

    刘大富对自家三儿子却是很满意,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,总会叫孙女们送上一碗孝敬着,一年八套衣裳也没有少他的。

    他伸手摸了摸自己身上暖和和的新棉袄,不知为何,他头一回感觉穿了这新衣裳浑身很松快,不似刘齐氏,每每给他做件衣裳,总要念个无休止,又用了她多少多少钱,这些都是她当年带来的嫁妆生出来的银崽子。

    刘稻香两姐妹立于刘三贵身后,猛然,感觉一道阴冷的眼光刺过来。

    她抬起头看过去,让她惊讶的竟然不是刘齐氏,而是站在刘齐氏身后的翠柳,她摸摸后脑勺,怎么不记得自己几时得罪她了?

    一道脆朗的声音突兀地响起,似对这屋里的诡异气氛视而不见:“哟,三弟,这是你的两个大闺女吧,生得真标致,这小模样儿,这通身的气派,咱若不说出去,在我们府城,这一眼望去,便知是富人家的姐儿呢!”

    刘稻香抬头看去,差点晃瞎自己的双眼。

    她呆呆地看向那妇人一头的金头饰,不由觉得劲椎好痛。

    那妇人头上的金饰,起码有两三斤重,那十根宽大的金簪插在那牡丹髻上,不是一般的重。

    那妇人得意地看向她,一脸和气地问道:“夫君,瞧咱侄女那呆样,怕是不识得我了。”

    刘喜贵忙道:“秋香,稻香,这是你们大伯母,小时候见过的,她那会儿还小,怕是不记得了。”

    哦,原来这就是刘齐氏口中的乖大媳妇刘李氏。

    刘三贵虽然是农户出身,但自家闺女们的礼仪却是不会差,两人闻言忙上前见礼,唤了一声大伯母。

    刘稻香突然懂刘齐氏为何这般喜欢刘李氏了。

    刘李氏生得只能说是清秀,好在刘喜贵的三个子女都像他多些。

    而刘家的长相一惯是不差的,便是孙氏与张桂花的长相也是极好的。

    刘李氏的目光在两个人身上转了转,到也没开口再说什么,也没有给刘稻香她们俩人什么见面礼。

    刘三贵坐在那里,心里头有些生闷气,从他进屋也有半柱香的时辰了,可屋里除了刘大富问了一句张桂花可还好,这些人,没有一个人跟他道喜。

    甚至,他有没有儿子似乎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刘旺贵很是不喜刘三贵的出现,因为,这让他脸面无存,一个才进学堂两年的兄长,就能考中童生,这是活生生的打他的脸。

    同时,也让他感觉到了很大的威胁,让他以前那种无所不在的优越感一扫而光,但架不住刘大富非要刘智财去请了他来。

    “行了,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了,娘,你只说这事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刘齐氏有些心虚地回答:“什么怎么办?都这样了还能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娘,什么怎么样了?怎么着也该有个章程。”刘旺贵的视线落在翠柳身上,如同晨露滋润,正在怒放的娇花,那样的娇媚勾得他又是一阵心慌意乱。

    刘稻香瞧他这神情,再联想到刘旺贵、刘仁贵、翠柳三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关系,嘴角涌现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。

    原来,昨儿祭过祖后,刘大富虽然遗憾自家婆子不同意叫刘三贵一家来,但看到自家孙子孙女都齐聚一堂,刘智财与刘智胜更是很争气,为他又挣了两个童生的名声,加上刘三贵,他家可是一门四童生,便是在这十里八乡,也是排在头一份。

    他这一乐呵不打紧,直接叫刘齐氏去取了一坛子陈年女儿红来,这还是刘小兰出生时埋下的。

    酒是好喝,又是叫人高兴的除夕夜。

    一边守岁一边吃着年夜饭,父子四人推杯换盏到也吃得自在。

    刘齐氏因着家中银钱越发少了一事,心中一直不痛快,又见不得他们父子四人满口酒气的胡闹,因此,便坐在一旁不说话。

    这时翠柳捏着小帕子迈着碎莲步进来了,只见她一身桃红百合刻丝袄子,豆绿盘银彩绣裙,双峰高耸,腰似水蛇,一双媚眼波光粼粼,未语先迎笑:“老夫人,我给老爷及三位爷熬了些醒酒汤温着了。”

    刘齐氏脑里浮现当年黄老夫人的架势,学着她老人家当年的样子端起了架子,点了点头,又夸道:“我就喜欢你们这些颜色长得好看的小丫头,瞧着就觉得心情好上几分。”

    翠柳娇羞羞地答应了,又道:“亏得老夫人心慈,奴婢才有这福气。”

    她又绕到刘齐氏的身后,给她轻轻地按捏着肩膀,笑道:“老夫人,可舒服点了?”

    刘齐氏每每听她叫老夫人,就觉得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