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仁贵眯着眼笑看着黄小虎出了院门,说道:“三弟,我瞧着这小虎子行事越发有模有样了。”

    刘孙氏又亲热地挨着张桂花坐下:“是啊,三弟,一转眼,小虎子在咱三十里村待了也快四年了,当年的小奶娃,不过是眨眼的工夫,就到了该说亲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张桂花应道:“是该说亲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地,还没有说亲?”刘孙氏得了想要的答案,心中一喜。

    张桂花一时没想太多,答道:“没听大娘提起过。”

    她觉得应该是黄小虎的爹娘瞧不上三十里村的小姑娘们,定是要给他找个富家姑娘,如此也算门当户对。

    “这说亲娶妻,都要讲个门当户对。”刘三贵在一旁听着觉得有点不对劲。

    刘仁贵打着哈哈说:“三弟说得对,哪个说亲不讲究个门当户对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男要低娶,女要高嫁吗?”刘孙氏心里不乐意了,她家珠儿怎么着了,配黄小虎是绰绰有余!

    张桂花觉得这事儿不好接着说,笑道:“看我这记心,光顾着闲聊了,这时辰也不早了,我看还是先准备做饭吃吧。”

    正在院子四处捣乱的刘智宝突然喊道:“娘,我要吃肉,还有,我看到三叔家屋里的梁上挂了腊鸭,我也要吃!”

    “行,三婶去取下来给你做。”

    对于四岁多的刘智宝,张桂花还是疼他的。

    这不,刘智宝一开口,张桂花就应下来了。

    刘稻香看了一眼越发圆滚的刘智宝,喊了一句:“宝胖子,听说你念书了。”

    白胖的刘智宝瞪大了眼,他现在最讨厌别人跟他提念书了。

    “还不快跟稻香这丫头说说,你都识得了哪些字?”刘孙氏十分得意,自家两个儿子都能念书,在这十里八乡还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。

    刘智宝瘪了瘪嘴,答道:“那夫子太讨厌了,动不动就拿竹条打人手板,打得可疼了,都不能拿筷子吃饭。”

    刘孙氏的脸色微微变了变,刘仁贵打着哈哈笑道:“小孩子,先生教书哪个不打手板,当年,你老子我也挨过打,三弟,我记得那时候,就你挨打挨得多,可惜啊,你偏生是个不爱读书的,娘那时候没少为你操心。”

    刘稻香一家子都很无语,她家便宜爹爹是过目不忘,是过目不忘,算哒,这种好事还是自家偷着乐。

    然后,刘稻香一家像看傻子一样,看着刘仁贵一家子。

    谁能笑到最后,谁知道!

    张桂花起身去做饭,刘秋香很自觉的跟在她身后当了小尾巴,刘稻香不愿意,赖在刘三贵的身旁不走,张桂花也惯着她,不叫她做活儿。

    两人走后,刘孙氏想起身去灶屋那边,刘稻香开口了:“二伯娘,你们从镇上回来也累了,快坐下来歇着,上门是客,哪能让您去灶屋帮忙干活。”

    轻飘飘的一句话,套牢了想起身的刘孙氏。

    刘孙氏不动,刘珠儿这个懒货更不会动一下,能躺着她是绝对不会坐着的人。

    刘仁贵笑眯眯地朝刘三贵说道:“三弟啊,你家闺女养得好呢,看看多懂事。”

    真是太可恨了,咋就精得跟猴儿似的,这手段要是嫁去大户人家,那也是能当得起正房奶奶。

    刘三贵笑答:“咱家闺女个个都懂事乖巧。”

    也不管人家是不是真心夸,他都听成了是夸赞。

    刘仁贵又笑了,只是那笑容没有先前那般自然,又道:“对了,三弟,我先前在河对岸看到你赶了头毛驴从田里回来,你家买毛驴了?桂花命好,你有个得力的小舅子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,有了驴子,田里的事做起来也松快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,还别说,我先前看到三弟好像是从咱爹娘的田地里回来的。”刘孙氏肯定是早就发现了,只不过这对夫妻磨到现在才提。

    刘三贵答道:“嗯,分家时说过了,我会帮咱爹娘把春耕生产的事弄完。”

    至于秋收,那就等到秋收时再说吧!

    “我还没问呢,咱爹娘去哪儿了?我们回家时,门上是一把锁。”刘仁贵顺着他的话问得很溜。

    刘三贵又答:“二哥你不知?大哥派人赶了牛车来接了咱爹娘去府城小住。”

    “咱娘不是去年秋才去过吗?”刘孙氏在一旁不高兴了。

    “二伯娘,我记得咱大伯娘快要生了吧!”刘稻香还记得这事。

    刘仁贵笑道:“哈哈,还是咱侄女记性好,算算日子,大嫂是快要生产了。”

    刘孙氏一听,眼珠子一转,暗中戳了戳刘珠儿。

    “爹,爷跟奶都去府城了,那咱们住哪儿啊!”刘珠儿得了提点,立马转头问刘仁贵。

    被她这么一打茬,刘仁贵好似忘了刚说的话,答道:“自然是要住......”

    他本想说住老宅,但老宅门上一把锁,若说借住这三弟家,他可真心有点瞧不起,看看这房子,泥砖都是老几十年了的,也就屋顶的稻草是新换的,加上院墙是新砌的,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