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去外头,或镇上,或三十里村那里落户。”

    “娘,当年爹去之前欠下的那些帐......”张桂花小时候的日子是很好过的。

    她爹因着在五十里村开了个小书塾,教的都是附近村的孩童,都是东家送些米,西家送些鸡蛋或母鸡之类的,那时,她家还是有几亩良田,家里每每还有些余钱,即便如此,张桂花的爹还另佃了十亩田,一边教孩童识字念书,一边劳作。

    “当年欠下的那些债,变卖了咱家的田后已还上一半,剩下的这些,我三年前还清了。”

    刘稻香这才知道,为何陈氏看上去要比一般的妇人老上十岁,只因她肩上的担子不轻,家中儿女又不得力。

    “娘,都是我不好,若我当时不嫁去刘家,还能时常回来给娘做些事。”张桂花是真难过。

    陈氏安慰她:“娘知道刘家不是好去处,但是,娘的心是肉长的,又怎不疼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,当年咱家那光景,除了刘家,就没有别的人家敢娶你了,娘想着,刘家的那婆娘虽不好相处,但我儿还年轻,怎么着也能熬得过那婆娘,又想着,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,你去了那家虽受了委屈,可也能混个囫囵饱,总比留在家中陪娘一起挨饿好。”

    陈氏是真疼自己的儿女,她选择刘家,明知刘齐氏是个利害的,就为了能让自己的闺女能好好活下去,她都能咬牙同意了这门亲事。

    “娘,我没有怨你,只是家里婆婆看得紧,一直不准我回娘家。”张桂花是地地道道的古人,婆婆说的话,她是不敢违背的。

    陈氏笑了:“现在不是熬出头了么,你日子好过,娘就安心了,不说这些了,你帮我拿拿主意,这五十里村我是不打算住了,只是不知是搬去哪里好,有了这五十两银子,我到是可以多买些田地,佃掉一部分,再自己耕种一些,这日子也算过得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娘,你这些年攒了多少银钱,我不要你的,弟弟给了一百两,足够我用了。”

    张桂花把自己家的打算说了,并没有提这是刘稻香出的主意,她不想让人知道,自家有个脑子好使的闺女,她觉得自家二闺女还小,她想多留二闺女几年,不想被有心人知道,而早早的来与她商议自家二闺女的亲事。

    有心算无心,张桂花不认为自己是那种心眼多的料,所以,她干脆把这事给隐下了,谁都不提,就算将来家里发了,外人也只会以为,刘三贵这一房是靠她的嫁妆发达的,反正上头不是有例子么。

    “真够使了?”陈氏担心张桂花不说真话。

    刘稻香在一旁撒娇道:“外婆婆,咱娘说的是真的,去岁,有个小公子受伤住在家里,说我做的饭菜好吃,便让我专为他做饭,大户人家的贵公子,人家不忘恩呢,逢年过节都差人送了节礼,就算人家指缝里漏出那么一小点点,也是够咱家吃上大半年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呢,娘,上回拿回来的布头,也是那位公子家送的节礼,放在咱们眼里是好布,可在他们眼里,那就真的不算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张桂花心里很感激苏子烨,若非他受伤落在刘家老宅,她家的日子怕是不会有这般好过。

    “真的够使啊?!”

    “真的够使,娘不是想搬家吗?要不,娘去镇子周边买些良田,也不用做旁的,直接佃给人家收租子就好。”

    张桂花之所以这般说,是因为,她家二闺女名下有个院子,就是在镇上出租着呢,一年有十五两银子,这要是放到平头百姓家里,可是够吃喝好几年了。

    陈氏有些意动,只是全买了地,她自个儿住哪儿呢?

    去岁,张桂花总是听自家二闺女算帐,听得多了,做起事来也会算计了:“娘,左右以后不会回来住了,不如把这里的宅基地也卖了吧,能换上几两算几两。”

    陈氏觉得自己反正是一个人住,对于住哪里一点都不在意,就算搬去镇上了,往后想老头子了,也能经常回来看看,给他烧些纸钱。

    “要不我就依了你的话,把这里卖掉,我手头上这几年养猪养鸡换了钱也没怎么花,你也知,我一个人吃不了啥,也花不了啥,也就是买点油盐罢了,这几年到是让我存上了十两多,再加上你们还有我两个孙女过年的孝敬,也有十二两多了,也不知镇子附近的良田是什么价。”

章节目录

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