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。

    刘珠儿的视线往西屋门口移去,刘孙氏顺着看去,立马知道是咋回事了。

    她鄙夷地轻哼一声,拍了拍双手,这才压低了声音安慰道:“珠儿,莫急,你爹爹自有分寸。”

    她这话说得好生没头没尾。

    可一旁的刘珠儿不知想起了什么,却是难得的不闹,反而带起一丝笑意的点头。

    “珠儿姐姐,二婶子,我瞧着咱爹还有二伯、四叔聊得正热乎,不如,我们先回去歇下吧。”

    刘巧儿得了刘智胜的暗示,瞅了个空儿,邀了刘孙氏娘俩一起,待刘李氏从东屋出来,四人便一同去了东厢房。

    堂屋里,只有刘大富一个人还在抽着烟,不时,刘齐氏便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喜贵呢?”

    “同仁贵一道儿回了东厢房。”刘大富答得很随意。

    刘齐氏伸手捋了捋头发,一脸的不乐意,嘀咕道:“咋就回屋了呢?”

    “有事?”刘大富不解的看向她。

    “嗯,我去找他。”刘齐氏抬脚便走向堂屋大门处。

    刘大富听得十分不耐烦:“这都几更天了,还让人不让人歇着。”

    他怨自己老婆子没有一点眼力界儿。

    刘齐氏也有些恼了,口气不善地答道:“你懂啥,我找他有事。”

    刘大富瞟了她一眼,一点都不信。

    先前孩子们在时咋不说?

    老俩口正僵持不下时,刘喜贵又折转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爹,娘,看我这记心,东家听说我回家过年,特意赏了一份蒸鱼糕,今儿早上三更时,便叫人在灶上做着了,好让二老能吃个新鲜劲儿。”

    鱼糕看上去金灿灿的,看上去很酥脆。

    刘喜贵向来是个不吃亏的,他每次拿东西出来,必是有求二老。

    刘齐氏一脸喜气地接过用碟子装着的鱼糕,笑道:“定是大奶奶念着往日的情份,这才特意捎了我最爱吃的。”

    刘喜贵脸上的肉扯了扯,这鱼糕府里也不过是今年才学着做,听说是打东边儿传来的。

    他知自家老娘极爱面子,也不拆穿她。

    “可不,东家一定是念着娘喜欢得紧,这才特意打发人早早去灶上做好,只等我出门时,这才把东西取来了。”

    刘齐氏乐滋滋的把那碟子吃食小心捧着。

    刘大富只觉得眼前这一幕瞧着很糟心,他抬起右脚,把九火铜打的烟壶脑壳在布鞋底上狠狠地敲打。

    鞋底已经磨得很薄,瞧着像是穿了几个年头的。

    刘喜贵的嘴微微张了张,到底没有问出自己的疑惑。

    “你不是找孩子有事吗?有事快说,孩子们累了一天,让他早点回屋歇下。”

    “爹,就算是再累,只要能平安回来见到爹娘安好,儿子吃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。”

    刘喜贵张口便是好听的,刘大富对于他的话还是很受用。

    “行了,行了,孩子他娘,你有什么快些说吧。”

    刘齐氏回过神来,把眼神从鱼糕上移到刘大富的脸上,很快又跳开。

    “喜贵,那事办得咋样了?”

    刘喜贵知她问的是何事,便道:“哎哟,我的老娘,您老的胆儿可真够大的,可不知儿子我接到信一打开,这心肝儿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刘大富却是听得一头雾水,急忙问道:“咋啦,你娘写信给你了?吓着了?咱家里也没发生什么事啊!”

    刘齐氏向来都是独断专行,办什么事也不一定会跟刘大富讲。

    刘喜贵见刘大富一脸的不解,明白定是自家老娘没有跟他通过气儿。

    “娘,你没跟咱爹说,要买个小庄子?”

    刘齐氏嘿嘿一笑,招手叫刘喜贵坐到她身边的长凳上。

    “哪能没跟他说,只是把银票夹信封里的事,我谁都没说。”

    她就是算准了镇上驿站的人,瞧自己是个乡下婆子,哪里会有那分闲情瞎猜。

    刘喜贵被她的胆大给吓出一层黑汗,紧张地答道:“娘,你都不知道,我当时看信时,发现里头有银票,当真是吓坏了,您这也心大了,这银票夹信封里头,万一丢了呢?”

    刘齐氏乐呵呵地摆摆手,答道:“这信丢不了呢!”

    原来,刘齐氏那一日晚上,在床头边跟刘大富说过后,又想起自家大儿子的话,那回,她从府城回来时,听自家大儿子嘀咕了一句,说是他听说外头有户人家要搬走,手头上大大小小的庄子全都要卖掉。

    只是当时没有个准信儿,她在府城等了大半个月,依然没有打听到那户人家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卖掉。

章节目录

农门坏丫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浅醉微梦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醉微梦并收藏农门坏丫头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