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爷们都上了年纪,乡里也不兴什么男女大防,她丈夫也正坐在外头,可王氏还是得避讳着点儿,这时候,阿年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阿年动了动身子,却被王氏拧了一下脸“别折腾,公子还要睡觉呢。”

    萧绎无力地撑着一张笑脸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逼仄的小马车,他要是真能睡着那还真是见鬼了。外头的帘子一放,孙大郎便赶起了车。小小的车厢里坐着六个人,像是愣塞进去的一般,便是这样,这几个人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,觉得自己捡了天大的便宜。

    乡里的路颠簸得很,孙大郎能将马车赶起来,却未必赶得有多好,时不时地要颠簸一下。萧绎已经第三次撞到身边那位老者的身子了,他道了句歉,尽力将自己缩到壁角,努力忽视自己,以及其他人的存在。

    萧绎不适应,真的不适应。

    张老一点儿也没介意,反而笑呵呵“这小公子,也太客气了,跟我家那娃娃一点儿也不像。”

    孙老暗暗想着,当然是不像的,毕竟人家读过书,戴得起玉佩,也不是乡里人。

    约莫半个时辰后,一行人终于到了县城。王氏和陈大河有事,便先下来了。王氏下去后,萧绎赶紧挪了个位子,与阿年坐在一块。

    孙老三个知道阿年是他的救命恩人,且这些天两个人有事同吃同住的,自然比别人亲近些。眼下见萧绎非得跟阿年坐,众人心中还道陈家真是好福气呢。

    孙老想得深些,扫了一眼阿年的脸,再看看萧绎,想着若是这份救命之恩能变成别的,说不住陈家这个捡来的小闺女还能飞到枝头变凤凰。可惜啊,两个人都太小了,还不知道有没有开窍呢。

    阿年也没有反对。她现在生的丑,但是萧绎比她更丑,更他坐在一块,能让她找回一点自信。阿年不自觉地停止了胸膛。

    萧绎嘴角一勾。

    小傻子,就这么喜欢和他坐一块儿?

    晃晃悠悠地到了县衙,孙老几个人一下车,便有小吏过来迎接。阿年和萧绎跟在后头,亦步亦趋。阿年隐约知道今儿过来时干什么的,萧绎则盯着四周,警惕非常。

    到了县衙大堂,余下的里正也都过来了。趁着还没有对户籍,孙老先将里头的一位管事儿的郑主簿叫到一边,又唤阿年过来。

    “喏,就是这个丫头。”

    孙老收了银子,自然是一早就打点好了,也给郑主簿透了老陈家的底。这会儿郑主簿见到了人,打量了阿年一眼,仍旧觉得有些荒唐“他家当真要给这么个小丫头上户籍?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呢,这是她养父的遗愿,要是不办好了,他也去得不安心。”孙老当了这么多年的里正,知道怎么说才是最恰如其分的,“别看这孩子长得齐整,其实是有些傻的,脑子不灵光,腿脚也不利索,要不是她爹把她捡回来,说不定早饿死在外头了。她爹不放心她,也是情有可原。一家子都是命苦的,一个命中无子嗣,一个命中无父母,可怜着呢。”

    郑主簿又盯着阿年看了一会,果然发现这小姑娘呆呆的,瞧着有些,不正常。

    合着还真是个傻子。

    “这划掉一个去了的,又添上这个一个十多岁的,唉!”郑主簿翻开陈家村的户籍册,直接在上面添了几笔。

    孙老一颗心落回到肚子里,这事,成了!

    郑主簿收了笔,又挑眉问道“她家里的人也没有意见?”

    “他们家已经析产了。”

    郑主簿摇了摇头,析产了也未必分得干净。记在这上头,以后变成正正经经的陈家人,陈家二房的家产,按理说也该有她一大半儿的。好好的家产落到了外人手里,其他人不惦记才怪了。

    可这事郑主簿却不管,银子他收了,事儿孙里正兜着,反正名字记了,以后闹不闹都与他无关。

    孙老见大事定下了,这才招了招手,让萧绎过来,又将他往郑主簿面前推了推,道“还有一件事,是关于这位公子的。”

    郑主簿眼前一亮,今儿见到的两个,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标志。他砸了咂嘴,忽然蹙眉道“咦,这位公子,怎么好生面熟啊。”

    萧绎心一紧。

    两间屋子中间只是隔着一曾木板,这边便是翻个身,隔壁都能听到,更不必说她在这儿翻箱倒柜的找东西了。

    萧绎不耐烦地将陶灯点上,端着灯去了隔壁屋子。大晚上的被折腾,萧绎心情也不甚美妙,他皱着眉,举灯往屋子里照了一下“你在干什么?”

    阿年回过头看他,手上还捏着一把旧地生锈的锁,连鞋子也没有穿,整个人像是失了魂儿一般。

    不像是梦游。萧绎又打量了一眼,发现那柜子开了。平日里,那柜子一直都是锁着的。萧绎这才意识到怕是,他将灯放到桌子上,蹲下身子看着阿年“出了什么事儿了?”

    阿年愣愣地指了指那个空柜子“东西,没了……”

    嗓音有些沙哑,拼命地抑制着,不是害怕,而是愤怒。可她不能发火,她知道阿爷阿奶都不喜欢她发火。阿年深呼吸了好几次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朕养丧尸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七令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七令并收藏朕养丧尸那些年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