宪宗不但不会武艺,而且动作也特别慢。(书屋 shu05.)

    可以说,他对外来的袭击,没有丝毫和防御能力,象抵挡、躲闪之类的动作,完全不会。

    这三只飞向他的羽箭,别说他根本就不知道,就算是知道,也是躲不过去的。

    “嗖——”

    三只箭,瞬间飞至,应该说,射箭的刺客,时机把握得非常好,宪宗刚从銮驾车里出来,身子比其他人位置高,正是最好的箭击目标。

    但是,此时罗子骞已经窜起来了……

    他的身子时刻做着准备,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,因此在判断出箭只的方向以后,没有一丝的犹,身子犹如一只皮球,从地上“唰”的一下便弹起来。

    青芜刀一扬,在明艳的阳光下划过一道闪电似的弧线,“当当”两声,将两只射向宪宗的羽箭,登时打飞。

    还剩一只射向下三路的箭,罗子骞瞧得直切,伸左手一抄,一把抄在手里。

    这两下身手,兔起鹘落,迅捷异常,就象一只飞鸟,疾飞疾落,三只夺命的羽箭,瞬间便给他化解于无形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宪宗皇帝愣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根本就没反应过来,等到罗子骞飞身跃起,打掉飞向他脑袋的两只箭,又伸手抓着一只,这才明白过味儿来。

    我草……敢情是有人行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时候,銮驾旁的侍卫总管李驰,还有一群侍卫,以及外围的羽林禁军们,全都一迭连声地呐喊:“有刺客,抓刺客……”

    一群人手持兵器,朝着刺客的方向冲过去。

    刺客,来自几十步外的一棵大树,一个身穿黑色棉袍的老百姓装束的男人,身材高瘦,正在撒腿向远处飞奔。

    行刺,只能是这一下,一击不中,那便意味着失败,绝没有再次动手的机会。就如荆轲刺秦王,一击没中,那便是自己血溅宫闱。

    因此,那刺客趁人不备,射出三只“连珠箭”,随即把弓一扔,撒腿便跑,至于是否击中,那就得看造化了。

    当禁军与侍卫们,顺着箭道找到他的踪迹时,刺客已经跑出了二十步开外。

    这时候,无数的禁军士兵,一片乱糟糟的呐喊声,朝他紧追过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銮驾跟前的局势,反而已经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刺客已经被发现,禁军正在追赶,旁边看热闹的百姓们,也是一阵惊讶和混乱,而官道上的罗家军,却是已经越走越近,快到跟前了。

    宪宗在最初的慌乱之后,倒是显出了“帝王风度”,马上便镇定下来,开口说道:“不许乱,继续迎接大军凯旋。”

    声音不大,却有足够的威慑力。

    应该说,宪宗的镇定与清醒,是正确而值得称道的。

    在这样万众瞩目的重要时刻,既然危险已经解除,就不应该让这段插曲破坏掉全场气氛,迎接大军凯旋的仪式,要继续进行。

    很快,秩序又恢复了正常。

    锣鼓,继续敲出了鼓点,唢呐欢快地吹奏,宪宗在罗子骞和李驰的护卫下,在一大群侍卫的簇拥中,缓缓迈步走向前面……

    罗家军的队伍,走到跟前了。

    全体将士都下马。

    第392章 盛仪-->>(第1/2页)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 全体将士都下马。

    重新整队。

    最前面是宰相裴度,李素、李光颜两员大将,他们身后,是郭乐、周香玉、年勇……等一群将领。再往后,是排列整齐的罗家军士兵,士兵们一个个挺胸腆肚,神气十足,手里的长矛大刀,映着上午的日光,闪闪发亮。

    现在,是皇帝在亲自检阅他们啊。

    一般普通老百姓,或是普通士兵,一生是见不到皇帝的,能够“面圣”,是足以值得荣耀的事情,现在,皇帝亲自来到城外,迎接凯旋之师,那份荣耀感,让全体将士们,一个个荣光焕发。

    “夸,夸,夸……”士兵们的步子都踏成了一个点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宪宗在宦官侍卫们的簇拥下,缓缓前进,在一块刚刚铺好的红毯上站定,望着走过来的军队官兵们。

    这是胜利之师。

    他们在前线奋勇作战,生擒吴元济,保证了大唐江山一统,现在,这些有功之臣,正向自己走过来。这些人,都是国家的精英。自己手里的王牌。宪宗的脸上,露出欣喜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——”

    队伍前的传令官一声高喊。

    裴度、李素、李光颜打头,身后的一排将领,齐刷刷跪倒在地,向宪宗行“揖手再拜”大礼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——”

    队伍里一阵雷鸣般的喊声,两千官兵,跟着将官们一起,就地跪倒,向着宪宗行礼。

    一片人马,全都跪倒,引得旁边观看的老百姓们,也随着军队纷纷跪倒,放眼望去,眼前几平方公里的地面上,黑压压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刺遍江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藤木屋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藤木屋并收藏刺遍江湖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