祛瘴酒颇有奇效,叫韩谦额外讹诈到二三十万钱,但也就能多支撑七八天光景而已。

    而支持杨钦在黔阳重建杨潭水寨的安家费、重建费,再少再少,也要上百万钱起步,这还没有考虑杨潭水寨要不要大举雇佣人手围垦淤地!

    韩谦这段日子做梦,都是梦到有人围着他逼债,而闹腾黔阳城里的食肆,便索性大吃霸王餐。

    即便韩道勋此时还难以全面掌控黔阳城内的局势,但是韩谦在黔阳城里吃几顿霸王餐,还得是店东家给他陪笑脸。

    黔阳城内外稍有名气的食肆、酒楼,绝大多数都是客籍大户的产业,自然也是怨声载道,韩谦倒是履行了他进洞庭湖之前,对潭州节度使世子马循的承诺。

    他这次随父亲进叙州,就是专为收刮地方而来,不管土籍,还是客籍,一个都不落的进行折腾。

    韩谦折腾食肆,还专点名吃鸭菜,还特别喜欢吃鸭舌,常常需要店家宰杀三四十只鸭子,只为了韩谦做一道菜。

    韩谦又是出奇的挑剔,不满意,还会将店家的大厨拉回芙蓉园训斥;韩谦甚至还让放出消息,要是黔阳城不管是食肆,还是寻常人家,只能谁能做出鸭子能叫他痛痛快快的饱食一顿,便给一万钱的赏。

    韩谦还是隔三岔五的真给赏,真真是在吃食之道上将二世祖的风范张扬到极致。

    韩谦如此剑走偏锋的折腾,效果就是桂花鸭、熏鸭、炙鸭等名菜的正宗做法,在黔阳城内外迅速传播开来。

    不管是食肆,还是普通人家,做鸭菜的水平大幅提高,刺激得黔阳本地的食鸭规模短时间内激增,仅大半个月时间,就已经需要商贩从外地贩买鸭子、鸭苗,补充当地的不足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都远不能解决韩谦财源短紧的困境。

    他引诱流民涌入叙州的计划,并没有从薛若谷、李唐、秦问三人那边传出去,潭州那边没有丝毫的动静,但韩谦不能随便找人放风声,他要避免这事过早传入四姓的耳中。

    到八月初,看到潭州还没有动静,而韩谦口袋实在是就剩几个铜板,他只能更改计划,找到他折腾过的食肆酒楼,暗示店东家或者介绍到有意愿的地主,只需要交给他一笔钱,就可以放手去圈占城外的荒滩淤地开垦,而只要他老头子在任上,州县绝对不会出面干涉。

    照前朝及朝廷奉承旧制的惯例,要是三年内都没有谁出面干涉,开垦的荒地已成熟田,州县便会默认既成的事实,在更新田册时予以确认。

    世人对土地的情结太浓烈厚重了,再说刺史公子亲自出来充当掮客,甚至还以借款的形式留下亲笔手写的字据,怎么会没有人动心?

    以往土籍大姓担心围垦淤地,会令客籍势力在叙州扩张,州县也禁止私户侵占这些能用以扩大官田、职田的荒淤地,客籍大户都是小规模的、偷偷摸摸的围垦荒滩淤地。

    只是夏秋季雨水漫涨,不进行大规模的造堤围堰,仅仅是小片偷垦荒滩,很难保存住新田。

    这些年客籍所拥有的私田规模,实际上扩张速度都不大。

    而当前土籍大姓势力,几乎都被吓出黔阳城,州县衙门一片混乱,就已经有人,特别是临近湾滩地的大户人家,就已经有动心,想着偷偷在这上面搞些事情出来。

    其他不说,偷偷外移路埂、扩大田界,将小亩地偷换成大亩地,一户中产人家,偷偷增加三五亩地,不是左邻右舍,还真是无法察觉。

    而刚到叙州,就外派斥候到各地散播金矿谣言的效果,这时候也渐渐显现出来。

    往来黔阳城的舟船在叙州卸客,可能每天多出三五人,或者十人八人都不会太明显,但黔阳城内就千户人家,算上官驿,也就有三座档次不高、以通铺为主的客栈,这么一座小城,在大半个月里多出小二百的外乡人,就足以瞩目了。

    韩谦也是有意的人将这些人往叙州境内两座废弃的金矿处引导。

    那两座金矿虽然在八十多年前就废弃了,但主要还是因为山体垮塌。

    之后,没有再启,也是由于两座金矿已经开发二三百年,垮塌之前的产量已经很低,对官办而言,可以说是收入抵不上开销,但并非金砂完全开采绝尽。

    然而既然是金矿,又经过近百年的风化,附近溪流低处也会沉淀出一些金砂。

    虽然金砂溪河,依旧不具备大规模组织人手去淘金或开矿的价值,但成百上千的人涌过去,总归会有人有所得、有所收获。

    而只要有人有所得,不要去管总体投入的人力跟产出比,在横财效应下,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蜂涌而至。

    实在不行,韩谦就考虑是不是隔三岔暗地里撒些金砂下去,给这些淘金客鼓舞一下士气。

    只是想到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销,韩谦就心痛得紧。

    不过,一定要用横财效应才能将人大规模骗过来。

    待这些人头脑渐渐清醒过来,有一部人会返乡,但他们能为横财效应吸引过来的人,大多数人还是无田无业者,即便没有金矿,而只要叙州让他们看到容身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楚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更俗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更俗并收藏楚臣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