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路王爷世子们结伴进京的时候,数百工部的吏员也开始分赴各地,建设银行点。 



    如今这个时代,虽然土地私有,但是所占有的土地不到全国一半。在每个县城,都有大片的土地和房屋属于公房。



    但是,这些房屋基本都不符合银行的基本要求,那是坚固。



    所以,每一家银行点都需要重新建设,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一个石头与水泥,钢条组成的坚固地下室,能够储备金银铜币。



    而在下马桥农庄这边,数千户部和內监招收的吏员,被分成了五十二个班组,每个班组五十人,接受新式的记账法和安全防范。



    这将近两千六百人,职位最高的是户部的两位侍郎,还有银作局的两位大太监,不到一百位正式吏员,其他全部都是勋贵家族抽调的子弟,还包括了幼军里主要推出的人员。



    至于教员是幼军的甲字营士兵,他们最少都接受了四年的幼军教育,精通算法,能熟练掌握字母和符号的应用,精通密码学。



    所有人不仅要接受新式记账法,更要熟练掌握密码,除此之外,还要接受安全意识防范培训。



    用勋贵子弟来担任各个点的负责人也是无奈之举,因为这个时代,只有勋贵家族家大业大,不怕他们贪污受贿。



    只要他们敢贪污受贿,直接抄家能弥补损失。



    其次也是因为这些人们瞧不起去当一个银号的“掌柜”,本来想要招一些秀才或者是举人,但是报名的人寥寥无几。



    一百多个报名的,还大多超过了三十岁,属于在科考方面几乎没有出路的人。



    短时间之内,是朱瞻基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思想。



    而普通的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,根本不可能胜任银行的工作。



    全国的经营点,基本按照每个州府各两家点,每个大一点的县城各一家点。然后京城有八家点,海关和港口,也基本保证各有一家点的布局。



    另外,在大明控制的交趾,奴儿干都司,北明山,东瀛,苏门答腊,还有吕宋,也各有点。



    整个大明,每家银行相当于一次性要开一千两百家点。属于內监的商业银行点稍多一点,有一千三百一十家,而户部的银行点稍少一点,只有一千两百六十家。



    相差的这些点,是商业银行在境外开办的点,户部却还没有把触角伸向境外去。



    因为是內监牵头,许多勋贵子弟还不愿意到商业银行工作。朱瞻基无奈,承诺了如果去商业银行效力,优先考虑其家族的商业贸易和贷款。这一下,报名的人才一下子凑够。



    而实际,如果不考虑名声问题,在发展银行工作,因为人手不足,会更辛苦。商业银行却因为內监的工作人员充裕,还更轻松一点。



    许多內监只是因为不识字,才不能胜任“掌柜”的工作,但是他们用来谈业务,监管,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

    在两家银行之外,朱瞻基根据大明目前的人口分布情况,兵力布置情况,要在全国修建二十座金库。



    这二十座金库的作用是调节当地各个点之间的金银流通,总负责人是从永乐元年开始担任漕运总兵官的陈瑄。



    陈瑄早年曾参与平定西南的战争,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、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。



    靖难之役时率水师归附明成祖,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、平江伯。



    他自永乐元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,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。督理漕运十四年,改革漕运制度,修治京杭运河,功绩显赫。



    最开始让他担任大明银行总督,他还有些不愿意。因为在淮安,他是一方总督。



    要不是因为如今漕运逐渐不受重视,水师又直接隶属朱瞻基管辖,朱瞻基想让他听话都难。



    从得到“麦哲伦”的航海日记开始,大明获知了台风来袭的一定规律,也能有效地利用季风和躲避台风。



    加如今东海靖平,所以运往北方的粮食,主要是依靠海运了。



    如今运河虽然疏浚,但是大多都是内陆的商户在使用航道。



    陈瑄三十八岁做到一方总兵,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,当然不是蠢材。他清楚地认识到了海运要漕运快速,运载量更大,今后大明的漕运,将会主要依靠海运。



    加他也不敢跟朱瞻基这个太孙别苗头,所以在得到朱瞻基的征召之后,勉强来到了京城。



    但是接受培训的这段时间,朱瞻基也跟他完整讲述了银行的布局与发展,他才有了一些兴趣。



    以前他只是负责漕运,负责淮安当地的治安,但是现在,他掌管了全国的内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我的大明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摇摇-欲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摇-欲坠并收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