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问:“我过两日便会返回京城,杨千户此番出去,不及赶回,此时可是想要留在此地?”



    见朱瞻基主动挑明了这个话题,杨章德单膝跪地禀道:“臣虽想伺候殿下左右,但是也想要建功立业,才不枉大丈夫一生。”



    他也知道了朱瞻基的秉性,知道这个殿下心思深沉,偏偏却喜欢简单一点的干才。所以他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,想要争取到这次的机会。



    朱瞻基点头说道:“锦衣卫在岛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,协助海军管理好岛的倭寇,并且安抚当地民众。庄敬此人孤另有任用,所以也需要一个人来管理好这些倭寇,这个担子你敢否接下?”



    杨章德大喜过望,连忙应道:“臣一定不负殿下所托!”



    朱瞻基这才笑着跟郑和说道:“郑总兵看此人可用否?”



    郑和笑道:“殿下的安排自然是极好的。杨千户勇猛无敌,行事果断,臣也自当重用。”



    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:“此番回京,我自会与皇祖父提议,将总兵剥离内臣之列。如今海军都督一职只有刘江一人,右都督之职,我可是非常属意总兵。若能得皇祖父之允,今后刘江都督主内,总兵主外,这才是我大明海军崛起之契机。”



    郑和一下子被惊呆了,他惊讶地望着朱瞻基看了半晌,才突然反应过来,双膝跪拜了下来,老泪纵横道:“和若能得此侥天之幸,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



    身为阉人,其实是被世俗所不容的一批人。愧对父母祖先,下午传宗接代之能,连死后,都不能埋进祖坟,只能随便找个寺庙和荒山野岭埋骨。



    朱瞻基如果将郑和剥离内臣之列,安排进武将的行列,那么今后不是内臣,而是真正的武将。



    虽然他没有传宗接代之能力,但是却能从名声刷洗自己身的耻辱。然后他只需过继家门之侄,能重立香火。



    但是此举并不容易,因为内臣和武将不是一个系统,郑和的名气再大,也只是皇室的内臣,众将听他的命令,是看在皇的份。



    而将阉人直接任命为大将,不知道会遭遇多少反对的意思,哪怕海军是朱瞻基一手组建,大权在握,想要让其他人认同郑和的身份转变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

    马琪也被惊呆了。内臣虽然可以领兵,可以当主将,但是他们自身是没有任何权力的。



    而要成为了武将,郑和不仅可以授勋封爵,还能成为真正的国之柱石啊!



    这一刻,他的心里满是嫉妒,不过他只能笑着恭喜道:“郑太监,属下恭喜了!”



    郑和老泪纵横,完全失去了思维的能力,看着朱瞻基想要说什么都觉得不合适。



    他知道这位太孙深得皇喜欢,又一手控制了海军,这个计划还真的很有可能成功。



    可是他更怕这只是一场梦,所以根本不敢想象如果皇不同意,或者众将反对,那空欢喜了一场。



    朱瞻基也知道这件事很难,难的不是说服朱棣,而是他在跟整个世俗的认知作对。



    不过他实在太喜欢郑和这样的一代帅才,他是这个时代少数能睁开眼看世界的人。



    虽然他是一个阉人,但是朱瞻基更想让他变得原本的历史更成功。



    他马汉早了五百年提出了海权论,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。现在,朱瞻基只想让他变成一个真正的时代巨子,成为大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。



    朱瞻基亲手扶起了郑和说道:“总兵不必如此大礼,孤只是不想明珠蒙尘。孤前几日也看了总兵撰写的海权一说,孤觉得,这个问题可以更深入地研究一番。若总兵成书,孤定当让整个大明海军士兵人手一本,让总兵成为海军不可替代的大都督。”



    郑和激动地站不直身体,深深鞠了一躬说道:“臣……领旨!”



    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字,但是朱瞻基却开心地笑了起来。因为这两个字对朱瞻基说出来,也是他已经真正地臣服于朱瞻基了。



    杨章德这个时候也才从震撼清醒了过来,他对殿下如此不按规矩出牌担心不已。



    这可不是简单地给郑和换一个职位,而是真正挑战世俗认知啊。将一个阉人封为朝廷将军,还是大都督,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。



    不过这是殿下需要担心的问题,他这个时候顺势跟郑和恭喜道:“小臣恭喜总兵大人!有殿下相助,总兵大人必定心想事成。”



    郑和知道杨章德一直是朱瞻基的心腹,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官职对方高得多倨傲。他深吸了一口气,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道:“今后我等共同为大明效力,为殿下效力,自当手足相望,同心协力。”



    能跟郑和成为盟友,杨章德为之大喜,连忙鞠躬说道:“小臣定当以总兵大人马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我的大明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摇摇-欲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摇-欲坠并收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