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,阅江楼码头再次锣鼓震天,处处张灯结彩,欢迎出使西洋的总兵太监郑和回国。请大家搜索看最全!更新最快的小说!



    因为太监属于家臣,所以朝廷重臣不需要来亲自迎接,也只有相关的衙门派人来迎接追随郑和出使的官员和外国使节。



    这一次,随同郑和来京的古里、爪哇、满剌加、占城、锡兰山、木骨都束、溜山、喃渤里、卜剌哇、苏门答剌、麻林、剌撒、忽鲁谟斯、柯枝、南巫里、沙里湾泥、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司的外交使节。



    像柯枝是后世的印度西海岸科钦一带,这次是第一次来大明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。



    如今的印度可不是一个国家,而是几十个大型国家和数百个小番邦林立,其大部分都已经视大明为主。



    这一次,迎接的众人以朱瞻基为首,礼部为辅,另有户部,海军,通政司,鸿胪寺,锦衣卫等衙门都派了人员一并迎接。



    迎接仪式的章程,也与前一天递交到了还在船的郑和,以及其他使臣的手里,所以也不怕有人会因为不知礼节而闹出笑话。



    每次到了这个时候,应天府的闲帮以及老人们是最喜欢凑热闹的,他们往往像看大戏一样,聚集在警戒线以外,欣赏来自海外的“野人”。



    是的,在如今的大明人的心,出了大明是蛮夷之地。哪怕是一国重臣,甚至是王子,在大明人的心都是野人。



    如今的大明人心是有如此自信,甚至是自傲。



    这一次,朱瞻基亲自迎接众使臣,也引发了大明人更大的热情。因为根据如今的大明通例,大明乃是天朝国,任何国家都要低一级。所以除非是一国之王,否则见了朱瞻基都需进行跪拜。



    这一次朱瞻基亲自迎接,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们,无一例外要跪拜。



    大明人的自信,也是在这样的仪式被建立了起来。



    只可惜,从原本的朱瞻基放弃安南之后,所有的小国看到了大明的虚弱。从那以后,逐渐不再认大明为宗主国了。



    哪怕郑和最后下西洋,想要挽回这种局势,但是最后也于事无补。



    可笑的是后来的“大清”只看到这个时候的辉煌,也继承了天朝国的心态,妄自尊大。最后却被一帮蕞尔小国,打的头破血流,俯首称臣。



    朱瞻基身穿大红绛纱升龙袍,头戴九旒通天冠。因为天气炎热,升龙袍以绛纱制成,只着两层,广袖长袍,倒也不热。



    他的身边站着的是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通事马欢,这个时候正在跟朱瞻基介绍着来使的各国使节。



    马欢,浙江会稽人,精通波斯语、阿拉伯语。在郑和使团,担任通事、教谕,一身兼两职,既为外事翻译,又负责传播华化。



    由于他“善通番语”被选入郑和船队,并且深得郑和重用,在使团算是对番邦情况最为了解的人之一。



    这一次出使西洋,郑和的船队第一次行驶过了阿拉伯半岛,并且抵达了沙特的圣城麦加,以及东非的麻岭迪(肯尼亚)。



    其他国家的情况朱瞻基也都较清楚了,前三次的下西洋,朱瞻基每一次都会做详细的统计,一般出使的人都没有他清楚。



    但是这次前往麦加,包括东非,让朱瞻基还是有些好的。



    他也很想了解一下,被誉为欧洲之盾的奥斯曼帝国,现在跟拜占庭帝国的仗打的怎么样了。



    他在前世是个学渣,对国的历史都不熟悉,更别说国外的了。



    只是在生活,因为接触到各国的人,各国的事,才对国外的历史有了一些了解。



    他只是知道,在十五世纪,奥斯曼帝国击败了拜占庭帝国,然后成为了一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强大帝国。



    然后他们隔绝了亚欧之间的通道,垄断了两地之间的贸易,所以逼着欧洲人不得不开始走进海洋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。



    但是具体什么时间,发生了什么事,这个时候谁最牛掰,他一概不知。



    马欢对这方面的是倒是知道一些,他们在前往西洋的时候,奥斯曼帝国才终于有了一个新苏丹叫穆罕默德一世,而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叫曼努埃尔二世。



    因为信仰的原因,他对拜占庭的了解并不多,并且极端仇视。



    这个时候不适合深聊,所以朱瞻基跟他另约了时间,准备将他知道的这些情况都记载下来。



    郑和他们在下船之前,先祭拜了河神,海神在他们进入长江的时候已经祭拜过了,感谢河神和海神对他们的庇护。



    其实郑和下西洋走到都是海岸线,也都是各国都已经走熟的海路,加船只巨大,规模巨大,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危险。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我的大明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摇摇-欲坠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摇-欲坠并收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