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陈默现在考虑的,主要还是科技实力和安全性。 



    钢铁战衣的制作所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,材料,机械,能源,电脑,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,还是九头蛇更加强大和全面,所以最终陈默带着从瓦坎达收取的大量振金,回到了九头蛇绝密基地。



    佐拉博士,安东·万科等顶级科学家被召集起来,协助陈默进行钢铁战衣的制造。



    陈默先对马克三号进行了改进,拥有储物空间的他并不需要原本的全套激光制导跟踪快速部署系统,他真正需要的只是其的变形功能。



    而且,陈默根据实际需要,改进了变形展开的方式。



    装备时的进入方式由原本的前入式改为了后入式。



    战衣待命状态为背后装甲展开,陈默使用时只要将战衣召唤到身前,便可以在零点二秒的超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装备,原来的方式要快很多。



    而解除的方式则更加灵活,既可以后方展开,收起战衣,也可以从前面迅速打开,快速冲出,在战斗更加灵活。



    有好几名顶级科学家当助手,新的钢铁战衣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便制作完成。



    能源方面仍然是采用可更换钯金属板的第三代方舟反应堆,输出功率大,续航时间长,而且能够在内部利用储物空间迅速进行钯金属板的更换,实际续航能力更是强悍。



    外部装甲和内部连接、传动等关键部件全部不惜血本的使用艾德曼合金打造,配合强大的减震缓冲系统,防御能力极其惊人,基本可以无视包括导弹在内的任何常规攻击,让陈默的战场生存能力再次大大增强。



    其他的飞行系统和武器系统基本与托尼·斯塔克的马克三号相同。



    后背,肋下和脚底的六处推进器,加双手掌心的飞行稳定器,让战衣拥有高达六马赫,超过七千公里每小时的超高飞行速度,能够在三小时内到达地球任何一个角落。



    双手的电弧脉冲炮,胸口部位的集束炮,两侧肩部共六十枚微型自动跟踪导弹,手臂部位的高爆穿甲弹,腿部的重型高爆弹,以及手腕的激光切割武器,配合陈默储物空间的无限弹药和能源供应,破坏力好人形战争堡垒,秒杀任何战斗机和轰炸机。



    不过有鉴于之前在营救莎伦·罗杰斯时暴露出来的武器配置不均衡,陈默在左侧手臂增加了一门声波炮,可以对防御强大的装甲类目标进行局部破坏,而不会波及到周围的太大区域,适合对拥有强大防御装甲的目标实施突入和营救等行动。



    另外,战衣内部完全密封,采用独立的空气过滤、氧气交换和温度压力控制系统,在真空,海底,有毒环境都可以保证内部的压力、空气和温度维持正常。



    海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两千米,海下航行速度虽然远远不如空,但也有两百多公里每小时,超越任何潜艇和海洋生物。



    智能辅助系统方面,陈默使用的还是从托尼·斯塔克那里复制的贾维斯系统,并且从硬件计算机到软件系统全部进行了优化,处理运算和入侵破解能力更加强大。



    结合瓦坎达先进的扫描系统,可以给陈默提供非常全面而强大的辅助支持。



    战衣的颜色,陈默没有使用托尼·斯塔克喜欢的金红配色,而是仍然喷涂成了和艾德曼合金装甲作战服一样的黑色,看去像是大了一圈,棱角也更加分明、突出的装甲作战服。



    由于陈默本身的身材很高大,这套战衣自然托尼·斯塔克的马克三号更加高大,高度超过两米,配漆黑冰冷的装甲和亮着白光的双睛,所带来的威慑力也是远超马克三号。



    终于亲手打造出了梦寐以求的钢铁战衣,陈默的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,忍不住穿着战衣飞出基地,在白雪覆盖的连绵群山间痛痛快快的飞了一圈,顺便熟悉了一下战衣的操。



    以他强悍的学习能力和平衡、控制能力,很快便完全掌握了战衣的操控,而且能够借助手脚背后和肋下的八处推进器,完成非常高难度的闪避和变向动作,空机动和地面作战能力都非常强悍。



    战衣制造完成之后,陈默并没有急着离开,从瓦坎达带走的振金数量不少,制造完钢铁战衣之后还是剩下了不少,陈默干脆再度开始了蝙蝠战车的建造。



    不过,这次他没有亲自参与,而是完全交给了佐拉博士他们。



    他自己则开始了其他物资的准备,虽然空间以前大了很多,但毕竟有限,这次回去陈默可是有着新的计划,携带的东西必须规划好。



    钢铁战衣的备用方舟反应堆和钯金属板,用来补充的各种导弹,能量步枪,手枪,能量弹夹,声波炮,隐身装置等等物资,加他原本的物资和装备整理之后留下的,其实并没有占据太大的空间,连一个集装箱都没有填满。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我的钢铁战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钢铁战衣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钢铁战衣并收藏我的钢铁战衣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