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登相和李万庆终于知道王越为什么让他们挑选老实人了,也对天策军后勤物资的充足感到咋舌。请百度搜索看最全!更新最快的小说!



    这些马车所装载的物资全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,是前世超市里十斤一塑料袋的那种。每辆马车装了两吨,八百辆马车是一千六百吨,即三百二十万斤。



    一艘补给舰可以装载物资一万五千吨,这点大米根本不算什么。



    这一千六百吨大米如果分给作战的天策军食用,一人要分三四百斤。这差不多够吃一年的,因为天策军还有军用干粮。



    这些粮食其实是王越准备进攻张献忠的武器,目标是那些饥兵。



    在桂家冲抓获的四万俘虏,已经安置在了长风沙港附近。战兵之类的,通通押送到了滚装轮的底层车库内向海县起运,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,正好用于外滩附近的建设。



    安庆至海县不到五百公里,以滚装轮的速度,到达海只需要一天。



    海县有七八百县兵,这些人的看押交给唐以典了。王越作为应天巡抚,只是一纸命令的事情。



    那三万多饥兵,按人头一人发了十斤粮食,还有一些盐,战场打死的马,也把马肉分给了他们,这情绪立刻稳定了。不用担心他们没有做饭的工具,人家都随身携带着呢,流民不是白叫的。



    这些粮食也不都是天策军带来的,还有作战缴获的,天策军再补充一点,是让他们吃饱饭。



    这三万多人,王越都没有派人看押,只是安排天策军海军给他们分发物资和做一些宣传工作。



    俘虏营地里安放了大量的高音喇叭,不停地循环播报宣传,宣传的内容是:在他们没有得到安置前,每十天一人发十斤粮食,无论男女老幼同样的标准。



    应天巡抚王思华大人做出承诺,只要他们今后服从管理,不再为非作歹,以往的从贼之罪既往不咎。而且王大人还为他们安排好了今后的生活去向。



    他们的一部分人将作为农民,一人会分得五十亩田地,种子和农用工具免费发放。今后这些田地的产出,在逐步偿还完官府发放的种子和农用工具费用之后,官府将不再征收这些田地的任何赋税,也是说永不征赋!



    官府在他们种地的地区只收一种税,那是商业税。粮食吃不完要拿出去卖,那不好意思,这些卖出去的粮食是商品了,那要交商业税。



    另一部分人可以选择做工,每月薪水一到三两银子不等,无论男人女人老人都有活儿干,都有银子拿。孩子们都会安排读书,一日三餐免费。



    好家伙,这些原流寇们一听这个,也不哭了,也不闹了,乖宝宝还老实,你赶他们走他们也不愿意走了。



    只有一些老成持重的人持怀疑态度,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?自古以来没听说过种田官府不征税的!哦,吃不完拿出去卖才收税,老子饭都吃不饱,卖个锤子,我不卖,官府不是一钱也征收不到了?



    不管信不信,这每十天十斤粮食却是实实在在的,总算有个安生日子过了,总东躲西藏的舒心。这跑来跑去的日子真是太累了,也该歇歇了。



    只要官府不追究他们从贼之罪成,先看看这王大人是不是能说到做到。如果是真的,妈呀!那真是福从天降了。



    王越的确是准备不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内征收农业税了,其实不征收的只是百姓们口粮的那部分税,一人才能吃多少粮食。不过这也是天大的惠政了,下几千年都不从有过的。



    另外羊毛出在羊身,这些做过流寇的,如果做工,将会在一定的时期内,拿到的薪水低于正常薪水的两成。



    王越可是花钱将他们买来的,这个账需要他们来做平。其实也没什么,给王越做工薪水够高,穷人乍富的他们也能知足。



    学校免费读书还要免费一日三餐,这个政策将会执行很长一段时间。



    首先是穷人们都把孩子当做半个劳力,尤其是在农村,这种现象较普遍。所以学校优厚的待遇,是为了吸引这些家长们将孩子送到学校。



    在王越的实际控制区内,还有强制性措施。如果不把孩子送到学校,那你将面临高额的罚款,甚至在王越下属的工厂和工地会遭到辞退处理。



    另外,这个时代以科举做官为荣,起点城学校优厚的待遇也可以吸引外来的学子。起点城的师资力量还较薄弱,所以这只是次要目的,起点城自己的孩子还教不过来呢。



    起点城的高收入让某些人动了让孩子走科举之路的心思,毕竟老观念不是那么容易立刻转弯的。可是起点城的强制性措施,是孩子们必须进起点城学校接受教育。孩子不送过来也可以,那要面临失业,这可真是个两难的抉择。



    孙可望派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大明钉子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九祯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祯并收藏大明钉子户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