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范夫子,感叹良师难得,伟儿身边也缺乏良师。原本江安义是最合适的人选,可是此人是国士之才,专门用来教导伟儿有些大材小用,如今他在化州做得风声水起,更不可能调回京。在富罗县时,江安义还会寄些日记来,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,讲些百姓疾苦,增长伟儿的见识,连丈夫也夸赞他用心良苦。可是到了化州后,政务繁杂,好久都没有私信写给伟儿了。

    伟儿身边的周处存等人,才学倒是有的,可惜一味想着讨伟儿的欢心,见伟儿喜欢民间趣事,便编了本《夜语闲话》让伟儿解闷,而后那些人写了什么《空斋听雨》、《野村狐话》等乱七八糟的书来迷乱太子,被丈夫知道后严厉处治了几个,才刹住这股歪风。

    伟儿正值年少,东宫之美色不少,不能让伟儿耽于美色玩乐之,要不然天子厌弃,更换太子,那一切都完了。脑海闪过黄淑妃冰冷的笑容,王皇后惊坐而起,出了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在宫女的侍奉下重新更换了亵衣,王皇后重新回到床,靠在床头想着心事,趁着事情尚可收拾,明天自己去趟东宫,把那些狐媚赶出宫去,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玩乐之所拆除,让伟儿这段时间安心读书,不许周处存等人再带着他四处游玩。

    万岁说的对,慈母多败儿,为了伟儿的将来,自己不能手软,把伟儿的用度要缩紧,省得他有钱到处乱花;直学士江安义和张玉诚都不在京,特别是张玉诚为人老成,多次规劝伟儿,自己要让万岁再选用两个这样的人在伟儿身边。

    天子屡次提到江安义是国士之材,这样的人将来是伟儿的助力,自己要把他牢牢缚在太子身边。可是后宫不许干政,自己该如何做才能拉拢江安义?给权是给不了,给钱是笑话,自己手头宽松靠的还是人家的香水干股,结亲也不合适。

    突然,王皇后思绪又重回到结亲两个字来。她听天子讲过一件事,当初北漠利漫王子进京求亲,为免安寿远嫁北漠,天子下旨诸王选送适龄郡主进京,被利漫王子选的安阳王之女是江安义护送进京的,当时李家有两女跟在江安义身边一同进的京。

    侄儿王知至因此两女与江安义发生争执,被江安义打了一巴掌,自己要替侄儿出气,反被天子训斥,五弟和侄儿也因此事恶了天子,到现在还被天子记在心里,怕是难再有起色。那两名女子叫什么来着,王皇后皱着眉头想了半天,只记得其一个是太仆寺卿李明行的侄女,另一个则是李家普通的族人。说来也怪,偏生那个普通族人嫁给江安义为妾,而李明行的侄女反而含恨出京。

    王皇后记起三嫂几日前进宫闲话时跟自己提到过,李明行的侄女回到家,与人议了亲,偏生没等过门死了丈夫,后来不知所踪,最近冒出来说是又要嫁给江安义,李家记恨江安义在仁州清田时逼死了李师友,提了一大堆条件,听说此事又搁置了下来。

    王皇后的嘴角露出微笑,朝堂大事自己不能干涉,婚丧嫁娶可正是自己这个天下之母该管的事。如果自己能促成这门亲事,既能让江安义感恩戴德,坚定地站在太子一边,又能拉近李家,使李家与王家关系密切,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,连万岁也会乐见其成。

    第二天午时初,李明行散朝归家,轿子在府门前落下。管家前撩起轿帘,低低地声音告诉他,“宫里路公公来了,说是有事找您。”

    李明行一惊,反问道:“路公公,哪个路公公?”

    宫谒太监路明理,四大内监之一,他出面传旨,那是惊天动地的大事。要路明理出面传旨的事并不多,他手下有一群小太监,不少人认他为干爹,跟着他姓路,所有京有“大路惊天,小路朝边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“是路敬路公公。”路敬也是路明理的干儿子,不过在众多的干儿子,这位路敬路公公还算有点重量。

    李明行一边往里走,一边问道:“路公公说了什么没有?”

    “什么也没说,只说是好事,现在外书房等您呢。”管家恭声道。

    听到是好事,李明行的心里安定了不少,最近这几年李家霉气事不少,听到宫来人,多少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。李明行原是司农寺卿,后改为太仆寺卿,都是六部九卿之一,在京城是响当当的人物,被天子敲打的成了惊弓之鸟。

    见李明行踏进书房,坐着喝茶的路敬路公公笑着站起身来,恭身施礼道:“咱家见过李大人,给您请安了。”

    李明行不敢怠慢,前扶住路敬的手道:“路公公太客气了,李某担当不起,快请坐。”

    闲聊几句,路敬道明来意,“咱家此次是奉皇后娘娘之命,有件事情要与李大人商量。”

    李明行一愣,王皇后,自己同她从未打过交道,怎么会派人来见自己。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听闻李大人有一侄女,才貌双全,还未许配人家,有意替她为媒。”路敬笑眯眯地道。

    侄女?李明行在心迅速地把自家未婚的侄女过了一遍,明益已经离开京城,家眷随之付任,京已无适龄的侄女。李家族人倒有不少,能想起来的有五六个之多,不知皇后指的是哪一个?

    李明行心犯疑,脸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章节目录

变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宇十六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十六并收藏变臣最新章节